热烈祝贺科竟达生物第二十六届高交会(BTE 2024)展会圆满成功

科竟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于2024年11月14日至16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参加第二十六届高交会医药/生物技术与医学检验展区(BTE第8届国际生物技术大会暨展览会)中,以卓越的姿态圆满完成了为期三天的展览。

 

科竟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吴兆鹏博士,将作为第二十六届高交会医药/生物技术与医学检验展区(BTE第8届国际生物技术大会暨展览会)的主讲嘉宾之一,就《如何突破材料局限,引入量子测量技术,赋能临床科研创新》作精彩演讲。

 

议题背景

蛋白质是有机大分子,也是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构成生命的物质基础和赋予细胞活力的主要角色。随着生物科技的进步,细胞疗法和抗体药物推陈出新,开发新疗法新药物往往需要对蛋白质靶标和受体之间相互作用进行定量测量。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生物传感器技术(SPR)作为分子互作检测的金标准,一直是药物研发与申报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已经广泛应用于抗体、重组蛋白、疫苗等的研发与生产、药靶验证等各个方面。但目前国内的SPR产品被进口品牌垄断,而且以黄金为耗材的SPR芯片其高昂的成本和单通道仪器的低通量也为人所诟病。如何突破材料局限,引入量子测量技术,赋能临床科研创新,积极推进高端国产表面等离子共振生物传感器的产业化,是本次讲座的焦点。

 

本次讲座会议,吴兆鹏博士将对崭新研发的非贵金属激元共振生物芯片和激光量子成像传感系统(QPLoC)作出详细阐述,并以最新获得发明专利授权的液体活检方法为例,介绍如何利用脑癌肿瘤细胞外泌体作为检测靶标,特异表面蛋白质作为受体,对脑癌肿瘤病变进行免标签超敏检测。

 

吴兆鹏

科竟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联合创始人

 

吴兆鹏,博士,科竟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表面等离子共振生物传感器(SPR)专家、领导团队参与超过15项SPR传感器相关的中外发明专利申请工作并获得授权,同时获邀参与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提出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生物传感器技术要求》等三项团体标准立项工作。

 

2019年,吴兆鹏博士代表公司受邀到欧洲三大著名高等学府交流,介绍和推广量子激元生物芯片传感器(QPLoC)项目。包括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大学、意大利高级研究院。2023年,吴兆鹏博士再次到访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同时QPLoC传感器样机安装于大学环境工程系实验室进行测试。2024年,吴兆鹏博士代表公司捐赠一套QPLoC传感器设备和配件与香港都会大学,展开蛋白质组学研究。

 

吴兆鹏博士于2010年获得香港城市大学物理及材料科学博士学位,并留校继续展开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生物传感器技术(SPR)的博士后研究工作。从2010年至2018年在香港城市大学任职期间,先后以第一发明人或联合发明人申请SPR相关的中国发明专利、美国专利、PCT国际专利超10项。2018年,吴兆鹏博士获得香港天使投资人投资成立科竟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截至2024年,QPLoC传感器项目已经获得中国发明专利授权7项,并同时经过PCT国际专利申请欧盟和美国专利保护。现时科竟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积极寻求临床项目合作,为QPLoC传感器早日获得国家医疗器械认证而努力。

 

科竟达生物衷心感谢BTE主办方以及所有业界精英、上下游展商和国内外的新老客户,感谢大家的莅临与支持,让我们有机会共同探讨量子生物技术的发展,让我们共同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